一、住宅节能设计规范?
一、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
二、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 26—2010)
三、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四、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03)
五、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JGJ 129—2000)
六、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JGJ132—2001)
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八、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国务院令第530号)
二、住宅围栏设计规范?
(1)防护栏杆上杆离地的高度规定为1m~1.2m,这是根据人体重心的位置而定的。下杆离地高度为0.5~0.6m。这样可较稳妥地防止作业人员在施工面的边沿失足坠落。坡度大于1:2.2的屋面(即坡度大于25°时),防护栏杆应加高至1.5m,并加挂安全立网。除了经设计计算外,如果横杆长度大于2m时,必须加设栏杆柱,以免横杆受力后挠曲过甚,产生险情,造成滑跌。
(2)栏杆柱与地面或楼面的固定可根据具体情况以不同方式加以处理。在坑口的边沿用钢管作栏杆往时,为避免土质松动,可将钢管打入地面50cm~70cm深,钢管高边口的距离应不小于50cm。但是如基坑周边系数采用板桩围护,则钢管栏杆柱就可以打在板桩的外侧。
三、民用住宅设计规范?
答:民用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 住宅设计规范
四、住宅烟道风道设计规范?
一、烟道的设计要求:
1、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首层可不做成品烟道,改为在二层楼板烟道位置做成局部降板(降500左右),做成为首层现浇钢筋混凝土烟道。
2、烟道如穿过楼板,则在根部做混凝土挡坎,挡坎高度为高出厅房楼板200。
3、烟道出屋面的部分及风帽必须做成钢筋混凝土整体结构。
4、成品烟道高度与楼层高度一致,烟道必须在楼板位置接缝。
5、烟道的布置方面,如果对外立面没有影响,可以考虑布置在室外,这样,既可以增加房间的使用面积,也可减少厨卫漏水隐患。
二、烟道的设计要求及安装标准:
1、烟道由下向上逐层安装,特别要注意核对烟道型号和楼层。严格按产品型号代号的标记,按顺序安装,安装时绝对不能错装。
2、烟道必须在楼板处接缝安装,上下管道之间的接缝用水泥砂素灰做好密封,管道与楼板间隙用C20细石混凝土填塞,并浇注C20混凝土坎(坎厚80,坎顶标高较厅房楼板标高高200),每层排风道要做承托处理(烟道下端预埋铁件,在楼板处焊接角钢承托)。
3、烟道安装后,必须用C20细石混凝土灌实烟道与墙面的间隙,如间隙过小,则应在安装烟道前,将墙面抹灰,防止烟道万一漏烟串过墙面。
4、施工时不允许异物投入烟道中,烟道施工安装过程中,管口应采取遮蔽措施,直到安装接口件时再拆除。遮蔽为薄壁水泥砂浆时,厂家应在其表面预埋铁丝,方便拆除时外拉,以免造成拆除时薄壁掉入烟道内。
5、为规范和方便厨房烟道与排油烟机的连接,管道厂家应提供专用的排风道进风口接口件,供施工单位在厨房内抹灰时嵌埋。
6、注意首层烟道的沉降,要注意确保首层烟道与建筑共同沉降。
7、清洗烟道表面时,烟道与墙面之间应挂网,防止接缝处开裂。对于烟道的设计规范,1997年出台的《广州市住宅设计试行规范》和建设部1999年颁布的《住宅设计规范》均要求设计专用烟道。《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还规定,烟道伸出屋面高度不低于0.6米。
但广州对此规定的执行情况不一,设计水平也参差不齐。例如,1997年,甚至2000年以后新建的不少楼盘为节省建筑成本,或为了外立面更漂亮,根本没有设计烟道,每户的油烟直接从厨房排到户外。这种油烟排房方式在十字形、蝶式住宅中会造成更大的污染。尽管有的楼盘最后补建了烟道,但影响了楼盘外立面,排烟效果也不佳。
一些建了烟道的住宅设计的烟道类型单一,多为竖向单烟道,这种烟道的局限
之处就是容易造成油烟倒灌、串味,尤其是多台抽油烟机共同工作时,倒灌则更为严重。另外,一些楼盘为了增大厨房面积,缩小了竖向烟道的横截面积,并且没有机械排烟装置,以至排烟系统流量很小,造成排烟不畅,尤其是一些高层住宅,在此方面均没有达到设计标准。
五、住宅建筑电缆设计规范?
结合最新国家标准《JGJ242-2011-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的要求,在城镇普
通住宅的电气设计施工中,总结出十项需要注意的事情。
1、照明灯具采用非节能产品和非节能敷设措施问题按照GB 50411-2007和JGJ16-2008的规定,不符合节能标准的建筑不能做竣工验收。镇流器自身功耗不大于光源标称功率的15%,谐波含量不大于20%;气体放电灯的整体功率因数不得低于0.9。除高层住宅的电梯厅和火灾应急照明外,住宅的公共走道、走廊、楼梯间的人工照明均应安装节能型灯具或设带指示灯的双控延时开关。
一般房间优先采用细管径直管荧光灯和紧凑型荧光灯。高大房间和室外场所的一般照明宜采用金属卤化物灯、高压钠灯等高光强气体放电光源。室内外照明不宜采用普通白炽灯。当有特殊需要时,宜选用双螺旋白炽灯或带有热反射罩的小功率高效卤钨灯。除有装饰需要外,应选用直射光通比例高、控光性能合理的高效灯具。室内用灯具效率不宜低于70%(装有遮光隔栅时不低于60%),室外用灯具效率不宜低于50%。
2、进户电源开关只控制相线问题工程实践中常见的配电控制方式是在相线上装设控制开关。近年来实行的住宅配电改造和住宅设计、施工中,普遍采用单相自动空气断路器(DZ型)作为入户2021年新版中文电气工程ei期刊总览-电气工程ei期刊电源控制。按照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的要求,每幢住宅的总电源进线断路器应能同时断开相线和中性线(非保护线),
以保证在停电状态下住宅与电源之间电气的完全隔离。进基本户(一套住房)
的断路器也应该保证在断电时的隔离作用,即城镇普通住宅采用两极断路器作为基本户进户控制。对于其他类型采用三相电源的住宅(如大于12kW用电量的别墅型住宅)采用三极断路器。
3、剩余电流动作值设置不当问题剩余电流保护可以避免电气设备漏电造成人身伤害,在住宅建设中普遍运用,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剩余电流动作值设置不合理;剩余电流的动作值见表
1。120634grar0oylw2gt563w.jpg
4、电度表容量小,配置不到位国标推荐了相应类别住宅的最低标准,国标还规定每户进户铜线为10mm2。10mm2绝缘铜线穿硬塑料管敷设时,安全载流量为46A,可以输送的电功率为10kW。也就是说,普通住宅在不做电源改造、更换两极自动空气断路器、电度表的情况下,可以满足10kW的电力负荷需求。
住宅的楼梯照明、有线电视系统、访客对讲系统等公共电源应单独装设电度表,公寓式单身住宅也应装设电度表。住宅与同建筑的商业设施应分别引入电源开关,商业设施的电度表与住宅电度表分别集中安装。
5、电源插座、开关位置问题
六、民用住宅消防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2018年版)
七、居民住宅用电设计规范?
1.住宅建筑单相用电设备由三相电源供配电时,应考虑三相负荷平衡。
2.住宅建筑每个单元或楼层宜设一个带隔离功能的开关电器,且该开关电器可独立设置,也可设置在电能表箱里。
3.采用三相电源供电的住宅,套内每层或每间房的单相用电设备、电源插座宜采用同相电源供电。
4.每栋住宅建筑的照明、电力、消防及其他防灾用电负荷,应分别配电。
八、12层住宅设计规范?
正常情况下是40米左右。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各楼、栋之间的距离南北朝向应不小于楼房高度乘以0.7这一系数,东西朝向不小于楼房高度乘以0.5。而房屋的前后间距,普通小区居住用房可以用:楼高:楼间距=1:1.2比值计算。
2021-0民用住宅标准》中规定,住宅建筑层数达到12层或12层以上时,应配置不少于2部电梯。也就是说,低于12层时,仅需配置顶多1部电梯。另外,虽然已经跨越了27米这条界线,但是7层至11层的住宅建筑,楼梯的数量和形式是一样的。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基于上面两条原因,就单栋建筑而言,即便是高度超过27米超出了“多层建筑的范畴”,只要不超过11层,其公共部分的设计与多层建筑是一样的。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相比起多层建筑,小高层能更好的利用土地,楼栋数相同的情况下能得到更多的面积,品质也较之多层建筑没有明显降低。当然,在楼栋间距控制、消防车道设置等方面,小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是存在差别的。
九、住宅电井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一2005 8.3.5 电气竖井、智能化系统竖井应符合下列要求1 高层建筑电气竖井在利用通道作为检修面积时,竖井的净宽度不宜小于0.80m;
2 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竖井在利用通道作为检修面积时,竖井的净宽度不宜小于0.60m;多层建筑智能化系统竖井在利用通道作为检修面积时,竖井的净宽度不宜小于0.35m;但那是最小值 实际往往不止那么大
十、56层住宅设计规范?
3.0.1 住宅设计应符合城镇规划及居住区规划的要求,并应经济、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和空间。
3.0.2 住宅设计应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并应合理组织方便、舒适的生活空间。
3.0.3 住宅设计应以人为本,除应满足一般居住使用要求外,尚应根据需要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使用要求。
3.0.4 住宅设计应满足居住者所需的日照、天然采光、通风和隔声的要求。
3.0.5 住宅设计必须满足节能要求,住宅建筑应能合理利用能源。宜结合各地能源条件,采用常规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结合的供能方式。
3.0.6 住宅设计应推行标准化、模数化及多样化,并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积极推广工业化设计、建造技术和模数应用技术。
3.0.7 住宅的结构设计应满足安全、适用和耐久的要求。
3.0.8 住宅设计应符合相关防火规范的规定,并应满足安全疏散的要求。
3.0.9 住宅设计应满足设备系统功能有效、运行安全、维修方便等基本要求,并应为相关设备预留合理的安装位置。
3.0.10 住宅设计应在满足近期使用要求的同时,兼顾今后改造的可能。